同型半胱氨酸(Homocysteine,Hcy)是一种含硫氨基酸,是蛋氨酸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。近年来,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异常升高已被证实与心血管疾病、脑血管疾病、认知功能障碍及妊娠期并发症等密切相关。因此,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已成为临床诊疗中的重要生化指标。采用酶循环法的检测试剂(盒),因其高灵敏度、高特异性及操作简便的特点,被广泛应用于医疗机构和实验室的日常检测工作中。
同型半胱氨酸检测试剂(盒)主要用于定量分析血清或血浆样本中的Hcy浓度,具体检测项目包括:
1. 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:高Hcy水平(>15 μmol/L)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子;
2. 神经系统疾病辅助诊断:与阿尔茨海默病、血管性痴呆等密切相关;
3. 妊娠期监测:高Hcy血症可导致胎儿神经管畸形、早产等;
4. 慢性肾病评估:肾功能不全患者常伴随Hcy代谢异常。
酶循环法是通过酶促反应将Hcy转化为可检测产物的技术路径:
1. 还原反应:使用还原剂将样本中的氧化型Hcy转化为游离型;
2. 酶促循环:在S-腺苷同型半胱氨酸水解酶(SAHH)和过氧化物酶作用下,Hcy与底物发生循环反应;
3. 显色检测:通过测定反应体系中过氧化物酶催化的显色产物吸光度值,计算Hcy浓度。
该方法具有检测限低(0.5 μmol/L)、线性范围宽(3-50 μmol/L)的特点,单次检测时间≤15分钟。
根据《中国药典》2020年版和CLSI指南要求,检测体系需满足以下标准:
1. 精密度:批内CV≤5%,批间CV≤8%;
2. 准确性:回收率应在90-110%范围内;
3. 抗干扰能力:胆红素≤20 mg/dL、血红蛋白≤500 mg/dL、脂血(甘油三酯≤1500 mg/dL)不影响检测结果;
4. 溯源性:需通过NIST标准物质(SRM 1955)进行校准验证。
实验室应定期进行室内质控(采用正常值、病理值双水平质控品)并参与室间质评计划。
检测前需规范样本采集:使用EDTA抗凝血浆(紫帽管)或肝素抗凝血浆(绿帽管),避免溶血。样本在2-8℃条件下可稳定48小时,-20℃可保存1个月。检测结果需结合患者年龄、肾功能、维生素B12/叶酸水平等综合解读,建议建立实验室特异性参考区间(成人正常值:5-15 μmol/L)。